一、完善法律法規,強化剛性立法。
在《保安服務管理條例》中,對保安員權益保障問題做出了明確規定,然而,這些規定只是綱領性的、原則性的規定,在實際工作中可能碰到許多觸及押運員合法權益的問題和難點地方,亟待解決。如個別保安服務企業逃避社會保險金交納義務的現象比較明顯,押運員的利益被侵害,如何監督以及由淮來監督保安服務企業為職工辦理各類社會保險?再如押運服務工作具有較高的風險性,在履行職務的過程中,遭受意外傷害的可能性比較大,僅僅依靠基本的社會保險不能確保押運員在遭受嚴重意外傷害后得到及時有效的治療。保安業較為發達的德國,對此方面有了明確的規定?!兜聡0矘I法》第二章第七條:“保安公司必須充分照顧到押運人員的健康和生命安全”。因此,如何引導規范保安服務企業為押運員投保意外傷害保險,確保其傷病能夠得到及時救治,免去保安員的后顧之憂,投保的額度如何確定,由哪個部門監督這項工作的執行,這些問題亟需解決。實現這些還需要相關配套的法律法規來保駕護航,同時,地方政府應根據國家立法加以細化,制定符合省情的地方性法規,明確政府及社會相關職能部門職責,形成科學、合理的監管機制,切實維護好保安員的權益保障問題。目前,我市擬將組織開展保安服務企業規范化管理評定考核工作,明確地將其列入企業評定考核內容,并與企業的評先評優及招投標掛鉤。
二、明確政府責任,提升監管力度。
目前,有些地方政府及社會相關職能部門對投保意外傷害險保障力度欠缺,對此不重視或只是停留在形式上,沒有采取切實可行的措施加以保障。一是強化政府責任心。政府應轉變觀念,著眼于民生,本著以人為本、為民服務的態度,真正履行好人民公仆的職責。二是明確職能部門職責及加強對其考核力度。勞動、工會等部門應定期、不定期地對保安押運公司及押運員進行抽查、跟蹤了解,及時教育引導、懲處不投?;蛲侗2涣Φ谋0惭哼\公司。同時,政府還應加強對相關職能部門職責考核力度,提升職能部門對保安押運公司意外傷害險投保監管責任心。三是公安、司法等部門應及時對意外傷害進行界定,積極和民政部門、保安押運公司及保險公司等加強溝通,盡快解決押運員意外傷害后的保險賠償問題,切實解決押運員意外傷害后的實際困難。
三、加強人本管理,穩定從業隊伍。
一是以新聞傳播媒介為載體,正面宣傳企業發展、員工風采等,提高社會認同感,為企業發展創造良好的輿論環境。二是建立健全黨團工會組織,進一步改進思想政治工作方式方法。保安押運公司應當把準押運員的思想脈搏,對他們進行人生觀、價值觀的正面教育;及時疏導不良情緒,努力激發員工的企業歸屬感、榮譽感。三是完善企業激勵機制。建立合理的用人機制是促進管理科學化的關鍵環節。首先要在選擇人才上下功夫;其次要合理配置人才資源,做到年齡、知識、能力等方面互補;另外還應完善激勵機制,運用多種激勵手段,從物質和精神兩方面來激勵人才,促進管理人員盡心盡責工作,克服部分人員動力不足,出工不出力,效率不高的現象。四是全方位關心員工生活,切實改善福利待遇。進一步拓寬就業渠道,在能力允許的范圍內解決好押運員家屬就業、子女就近入學等實際問題,切實幫助解決押運員的實際困難,解除押運員的后顧之憂。豐富精神文化生活,努力創造拴心留人環境,增強員工的職業穩定感。五是金融單位不能當甩手掌柜。銀行應加強與押運公司的合同監督,要求押運公司客觀核算每部車的經營成本,服務費扣除一定的稅費、利潤,其余的以合同契約形式履行。
四、強化管控措施,提升隊伍素質。
一是嚴把進門關,提高從業人員的錄用門檻,確保押運隊伍的純潔性、可靠性;二是進一步完善專業的從業教育培訓體系,強化職業資格認證與薪資掛鉤制度,提高從業人員的整體素質;三是進一步完善企業內部監管體系,依據相關法律法規、行業標準和操作規程約束從業人員的行為,最大限度遏制各類違紀行為的發生,提高服務質量;四是要提高認識,押運員要主動關注自己的身心健康,加強學習,培養自我心理調節的能力,減輕心理壓力。五是常態的未雨綢繆是押運安全的保證。要定期或不定期開展押運員涉槍案件、運鈔車被劫案件及運鈔車安全事故等重大案件的預防教育,做好“四預防”,即預防隊伍不良安全苗頭、預防押運標的安全事故、預防槍支安全事故、預防車輛安全事故。同時,必須從源頭杜絕押運員違法違紀問題的發生。
五、完善保障體系,轉移經營風險。
要確保金融押運工作的絕對安全,無論在理論上還是在實際運作中,都是很難做到的。押運企業為金融單位提供服務、承擔風險的同時,還必須要全面實施押運風險的“二次轉移”。否則,任何一家押運企業都無法獨立承擔現金押運事故所造成的風險。具體來說,就是要充分利用社會保障體系,全面轉移企業風險。因此,押運企業要堅持做到安全生產五要素到位,即:安全文化到位、安全法制到位、安全責任到位、安全科技到位、安全投入到位。行業協會也應從整個行業長遠發展的角度,多論證、多討論,拿出一些有利于押運行業發展的指導性意見,協助企業走上科學化、規范化、程序化、制度化的軌道。
六、發揮上下優勢,積極尋求合作共贏。設區市、各縣市(區)保安押運企業要注意發揮屬地優勢,積極尋求上下合作、互利共贏、共保安全的路子。同時要加強相互間的協調配合,實施必要合作,整合資源,共謀發展。按照公安部、國家銀監會的要求,為了加快我市金融押運工作社會化、專業化的步伐,根據我市的實際,要積極做好整合保安押運資源的準備,在已批準的保安押運公司基礎上組建保安押運(集團)公司,并由(集團)公司在各地組建分公司或子公司,提升我市保安服務業的競爭能力,做優做強我市的保安押運行業,打破封閉式格局,逐步實現保安押運向集約型、綜合型的方向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