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十八屆五中全會深化經濟改革、實現法治社會的大背景下,社會大眾對保安工作提出了更高的標準。這就要求保安從業者不僅要在提升服務質量上練內功,更要在強化保安理論研究方面下功夫,從而營造保安服務業良好的社會氛圍,讓社會大眾更加了解保安服務業,也讓保安從業者更有職業自豪感,保安工作更有吸引力。
近幾年,雖然保安理論研究有了長足的發展進步,但是依然存在保安理論研究人員偏少、保安理論研究的系統性、理論性不夠、企業對理論研究工作不夠重視、理論研究缺乏制度保障、專業理論研究人員后續培養不足、保安理論研究不夠深入細致等一系列問題,這就需要我們采取新的對策及措施。
一是強化保安服務業頂層設計。由中國保安協會牽頭,對行業未來發展的理論研究統籌規劃,做好頂層設計,凸顯出理論研究在保安服務業中的重要作用,不斷與時俱進,做好理論研究,取得對上建議和對下指導的主動權,這樣才能增強保安理論出謀劃策的科學性和工作指導的預見性。
二是建立保安理論研究專業人才培養機制。理論研究教育的核心就是人才的培養。所以,各地保安協會要充分發揮職能作用,在未來的保安職業教育體系中,把促進保安理論研究人員全面培養發展納入其中,并堅持以“從行業實際需求出發,以前瞻性研究為中心”的理念為原則,按照人防、技防、物防、押運等各項業務的實際需求,打造一批具有較大影響力的保安理論研究領軍人物,從而達到“以點帶面、遍地開花”的目的。
三是構建由各地保安企業共同參加的理論研究評價體系。根據當前保安服務業發展需求,加強保安企業與教育培訓機構的密切合作,共同制定保安理淪研究的人才培養計劃,規范理論文章質量評價的程序和標準,從而有利于促進理論研究人員創新意識和創新能力,提升理論水平。
四是利用網絡新媒體,打造理論研究新媒介。隨著科學技術的不斷進步,微信、微博、網絡等媒介迅速發展,這些媒介完全可以作為保安理論研究的新平臺。通過這些接地氣、大眾化的傳播方式,使保安企業、社會大眾對理論研究有更多的意見平臺,更好地進行互動,讓“大家都能說,大家都在說”成為常態,從而可以更加有效地推動保安理論宣傳普及工作。
五是打造理論交流平臺,與保安國際化接軌。通過加強與其他國家和地區的交流,了解國外的先進保安理念,有借鑒性地應用到保安工作實踐當中,通過吸收、融合,最終形成具有本公司特色的保安理論,既引入了國外先進的保安理論,又實現了企業的長遠發展。